财经漫画怎么变脸了王建明
商誉是收购过程中支付的对价相对净资产公允价值的溢价部分。计提商誉减值,一般出现在公司收购时,是指企业收购方较公司市值多花的钱,再从公司利润中抵消,导致公司账面利润减少。商誉减值被业内人士形容为一个“地雷”,增加了公司的审查风险。
【深圳商报/读创讯】(记者 陈燕青)年报密集披露中,又有ST索菱、新元科技等多家公司宣布计提商誉减值等导致业绩大降或亏损。据同花顺数据统计,截至目前,已有超过200家公司披露拟计提商誉减值。
ST索菱24日披露业绩预告修正公告,公司预计去年亏损12亿元-15亿元。公司此前预计去年亏损2.5亿元-3亿元。
对于业绩变脸,公司解释称,对收购的上海三旗、武汉英卡商誉预计计提减值准备约3.6亿元。此外,公司对其他应收款补充计提信用减值损失约7.6亿元、对应收账款补提信用减值损失约0.8亿元。
同日,新元科技预计,去年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亏损2.6亿元-3.4亿元,公司同时预计今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大增170.81%-229.68%。对于去年业绩亏损,公司表示,受疫情影响,清投智能经营业绩未达预期,对其商誉计提减值准备,合计约为2.8亿元至3.5亿元。
上海医药也称,公司对收购Big Global Limited、甘肃信谊天森药业、浙江九旭药业以及山东上药中药饮片形成的上述4个资产组商誉计提减值准备4.86亿元,减少公司去年净利润约4.78亿元。
除了商誉减值,部分公司还计提大额资产减值。如华泰证券公布的年报显示,去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.45亿元,净利润108.22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26.47%、20.23%。尽管公司去年业绩增长,但计提各项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3.06亿元,超过2019年经审计净利润的10%,减少当期净利润9.79亿元。
港股公司同样有曝出商誉减值的案例。如阅文集团去年出现巨亏便是因为商誉减值造成的亏损达40.16亿元。
A股高商誉公司众多,大多与此前高溢价收购资产有关。一些收购标的业绩增速一旦不及预期,便会形成商誉减值。不过,部分上市公司如力源信息、豆神教育等计提商誉减值似乎有业绩调节的嫌疑,也引发了监管层的关注。
如力源信息1月底突然曝出去年亏损16亿元至18亿元。公司表示,计划对3个收购标的计提商誉减值,合计规模为18亿元至19.5亿元。 公告一出,便引发深交所的关注。此外,豆神教育曾因去年计提商誉减值17亿-21亿引发市场关注。
经济学家宋清辉指出,“商誉与净资产比值越大,商誉减值概率越大。商誉占净利润比重越大,商誉减值引发业绩亏损的风险就越大。投资者一定要警惕并购频繁、经营业绩不佳的公司,尽量避开有可能大额商誉减值的个股。”
新闻推荐
加码拓展大湾区市场,友邦保险50.70亿港元全资收购东亚人寿股权
记者|苗艺伟3月24日,友邦保险控股有限公司(1299.HK)宣布,已与东亚银行(0023.HK)达成了为期15年、覆盖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的独家...